ZFS 中的 RAIDZ-1 相當于傳統 RAID 5,RAID 5 是一種結合數據條帶化與分布式奇偶校驗的存儲技術,通過將數據和校驗信息交錯存儲在多個磁盤中,實現數據冗余與高可靠性。
例如,總共有N塊磁盤,那么會將要寫入的數據分成N份,并發的寫入到N塊磁盤中,同時還將數據的校驗碼信息也寫入到這N塊磁盤中(數據與對應的校驗碼信息必須得分開存儲在不同的磁盤上)。
當RAID5的一個磁盤數據損壞后,利用剩下的數據和相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去恢復被損壞的數據。
實際可用容量為:容量為(硬盤數量-1)x(最小硬盤容量)。至少需要3塊硬盤。
兼顧存儲性能、數據安全和存儲成本,相對于RAID1磁盤空間利用率高,可在單個硬盤丟失時得以維持運行.
允許最多同時壞一塊磁盤,該盤數據可以從其余硬盤上的奇偶校驗進行重建。如果有兩塊磁盤同時損壞了,那數據就無法恢復了。
寫入性能相對較差,而且只允許單磁盤故障,在有磁盤離線的情況下,RAID5的讀寫性能較差,在重建數據時,性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。
平衡安全性與空間利用率(文件服務器、家庭媒體庫、常用資料)
1、綁定并登錄賽博云軟件后進入設備
在初始化新設備頁面設置好語言、時區和服務區點擊下一步進行系統池的創建,創建存儲池位置->選擇簡單模式->選擇陣列模式
注意:創建存儲池會格式化硬盤,清空硬盤里的數據,有重要數據請先備份




RAID 5最少需要3塊硬盤,所以在勾選要加入存儲池硬盤時可以勾選3塊及以上,這里以3塊硬盤為例

2、閱讀相關風險后點擊確定

3、輸入密碼點擊確認后會顯示存儲池創建中,這里需要等待一會


4、存儲池創建成功后會彈出系統池創建成功

5、系統池創建成功后,點擊左側“存儲管理器”-“存儲池”,可以看到raid類型和容量使用情況等信息。

RAID 50是RAID 5與RAID 0的結合,先做RAID5,再做RAID 0,即對兩組以上RAID 5做條帶化存取。
RAID 50至少6塊磁盤,每組RAID 5至少要3塊硬盤,RAID 5具備更高的容錯能力,因為它允許某個組內有一個磁盤出現故障,而不會造成數據丟失。
示例:8塊硬盤 = 2個RAID 5子組(每組4盤:3數據盤+1校驗盤),上層做RAID 0條帶化。
比RAID5有更好的讀性能,比相同容量的RAID5重建時間更短,每組可以容許1個磁盤失效,更高的容錯能力,具備更快數據讀取速率的潛力。
設計復雜,比較難實現;同一個RAID5組內的兩個磁盤失效會導致整個陣列失效;磁盤故障會影響吞吐量。故障后重建信息的時間比鏡像配置情況下要長。
注:如需組建類似傳統 RAID 50 模式,請把當前池創建為 RAIDZ-1 模式創建成功以后再對該池做“成組擴容”。組建RAIDZ-1模式可見上方
1、存儲池創建為RAIDZ-1模式后點擊“存儲管理器”-“存儲池”-點擊“系統池”找到成組擴容選項

2、存儲池創建為鏡像模式后,點擊“系統池”-“成組擴容”

3、RAID 50至少6塊磁盤,每組RAID 5至少要3塊硬盤。組建RAIDZ-1時選擇了3塊硬盤,這里再選擇3塊硬盤,點擊下一步

4、虛擬設備組盤模式時要選擇帶冗余的


5、點擊確認擴容即成功組建RAID 50
